苯胺
1. 一种油状有毒液体胺C6H5NH2,纯品无色,可由(例如靛蓝或煤的)毁馏制得,但是现在常用还原硝基苯或氯苯和氨高压反应制得,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例如染料、药物、橡胶、化学试剂和炸药)和作溶剂;氨基苯。
“苯胺”造句
1.这场事故当中泄漏的苯胺俗称阿尼林油,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2.另外,还讨论了苯甲醚类、二联苯二唑类、联苯胺类与氮杂类等新型双唑啉配体的合成。
3.利用室外模拟实验测定了苯酚和苯胺光降解的速度常数和半寿命。
4.这些苯胺的双分子淬灭速度常数取决于溶剂的粘度,而且在粘稠的烷烃中可以超过理论上扩散控制的限度。
5.它不溶于二硫化碳,溶于热苯胺和苯酚.
6.苯胺也叫氨基苯、阿尼林油,是制造染料、橡胶助剂、塑料、农药、医药的主要原料,可作炸药中的稳定剂、汽油中的防爆剂以及溶剂。
7.方法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8.多数藏红花四月种植,十月下旬开花,颜色从淡紫色到深紫带有条纹的苯胺紫。
9.介绍用四甲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余氯的原理、氯标准曲线的绘制、样品测试,该方法的结果与讨论。
10.综述了近年来氯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氯代苯胺的研究进展.
11.苯胺和硝基苯的生产在中国相当热火.
12.采用电化学方法,以高氯酸为掺杂剂,合成了具有较好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聚苯胺自支撑膜。
13.高分子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电活性。
14.二苯胺最初作为纤维和含氮类炸药的稳定剂,现在已成为橡胶助剂、染料和医药的重要原料。
15.通过甲苯胺蓝染色、焦油紫染色并利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半影区面积.
16.从煤焦油中制取的染料色素苯胺紫。
17.苯胺基乙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染料中间体,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18.用TST方法计算了从300K到1000K温度下,苯胺和乙二醇生成吲哚的各反应通道中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接着,考察了在催化量硒作用下苯胺和硫醇的氧化羰基化反应。
19.苯胺俗称阿尼林油,是无色油状液体,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作染色、生产农药,作为炸药中的稳定剂、汽油中的防爆剂等。
20.报道了氯离子掺杂的聚苯胺膜对一些阴离子均有电位响应,测定了一些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
21.胼胝质的染剂是苯胺蓝,间苯二酚蓝和玫红酸.
22.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甲苯胺蓝对龈上菌斑的灭菌效果.
23.以邻甲苯胺为原料,改进了原有乙酰化、硝化一锅煮的方法,采用乙酰化和硝化反应分步实施的路线进行合成。
24.盐酸副玫瑰苯胺改进法测定甲醛,不仅消除了有毒性的汞试剂的使用,而且实验表明该法的精密度是较好的。
25.Perkins从煤焦油中制取的染料色素苯胺紫。
26.以苯胺和冰醋酸为原料,环己烷为脱水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正交实验法,探讨了乙酰苯胺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
27.以苯胺和溴乙烷为原料,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合成N,N二乙基苯胺.
28.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三苯胺偶氮化合物。
29.是什么推动了中国苯胺和硝基苯生产的增长呢?
30.研究了酸度对苯胺与双氰胺加成反应生成苯基双胍的影响。
31.用长时间甲苯胺蓝等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性激系对大鼠胸腺中肥大细胞数量及分布的影响。
32.测定了降解途径中相关酶的活性,表明对氯苯胺经过苯胺双加氧酶初始氧化和羟基化后,芳环的裂解是由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催化。
33.以对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用冰醋酸和醋酸酐作乙酰化剂,经乙酰化、浓...
34.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化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35.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说明酞菁铜羧酸的羧基和聚苯胺的氨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即成功的对聚苯胺进行了掺杂。
36.将聚苯胺等一类聚合物简化成一维复式线性链,讨论了这一类聚合物仅含一个点缺陷时的振动模。
37.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
38.提出一种以间甲苯胺为原料,在铜盐催化室温条件下,经重氮盐制备间甲苯酚的简单方法。
39.废铁桶内残留的苯酚、四羟基苯硫酚、三溴苯胺等危险废物,在拆解处理过程中发生挥发。
40.联苯胺阳性细胞数在HAT选择性培液筛选后数量增加。
41.方法采用对硝基苯胺为原料,经还原、加保护基、甲酰化、氯化、环合、脱保护基六步反应法可进行化学合成。
42.乙酰苯胺、己二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可以使PVC结晶度增大.
43.目的单克隆抗体一步法与联苯胺法测定粪便隐血的方法学比较。
44.因此乙酰苯胺和己二酸可以使PVC的折叠链晶体结构含量增大,使结晶变得完善.
45.应用甲苯胺蓝染色技术研究了鸡小肠中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
46.帕金斯的18岁化学家尝试制作治疗疟疾用的奎宁,结果却得到了苯胺紫,由此开创了对合成染料的使用。
47.图5醋酸苯胺比色法,糠醛标准校正线之变化.
48.方法在比较使用联苯胺及其衍生物显现血手印的同时,实验了通过强氧化剂破坏血红素、沉淀珠蛋白,采用激活血痕、蛋白染色的方法,使血手印清晰显出。
49.方法:应用Chapman重排制备2,6?二氯二苯胺.
50.苯胺俗称阿尼林油,是无色油状液体。
51.对骨片上形成的骨吸收陷窝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评估吸收面积的大小。
52.苯胺俗称阿尼林油,是主要的胺类物质之一,用于制造染料、药物、树脂,还可作为橡胶硫化促进剂等。
53.以对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用冰醋酸和醋酸酐作乙酰化剂,经乙酰化、浓...
54.介绍了吩噻嗪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二苯胺与硫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的方法。
55.研究了含二苯胺硝化棉的生物降解特性.
56.其市场名为“苯胺紫”或“木槿紫”。
57.以对氯苯胺和三光气为原料,合成对氯苯异氰酸酯.
58.合成了系列联苯胺系黄色双偶氮颜料。
59.以2,4二氟苯胺为原料,经偶合、乙酰化、氧化、水解、羧化5步反应合成了非甾体抗炎药二氟尼柳。
60.另外,研究者们展示了多金属氧酸盐掺杂聚苯胺电子聚合物的作用方式,虽然不完全懂,但是却有了新的发现。
61.苯胺印刷:采用柔性橡胶版和苯胺油墨的凸版轮转印刷方法.
62.这容易理解,因为这件织物是用刚刚发明出来的合成染料“苯胺紫”染色的。
63.另外,还讨论了苯甲醚类、二联苯恶二唑类、联苯胺类与氮杂类等新型双恶唑啉配体的合成。
64.这种以有序介孔二氧化硅为模板制备的聚苯胺的单分子导线,有潜力应用在新型的电子或光电子器件上。
65.研究了苯胺黑药在水口山矿务局康家湾矿选铅作业中的应用.
66.三氧化钨以及聚苯胺薄膜的著色效率可由光谱电化学的量测获得。
67.与传统工艺相比,2,6二溴苯胺合成成本可大幅下降。
68.首先考察了在计量硒作用下苯胺和硫醇的氧化羰基化反应。
69.提出了焦化蜡油分子量与苯胺点之间的数学模型。
70.研究显示暴露于联苯胺下可能导致系统性健康的危害,甚至有致癌的危险。
71.第三章:研究了合成的苯甲酸苯胺衍生物的光物理特性。
72.苯胺俗称阿尼林油,是无色油状液体,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作染色、生产农药。
73.动力学研究表明,煤基聚苯胺的聚合动力学分为游离苯胺和吸附在煤表面的苯胺的聚合动力学两种。
74.方法绘制HMBA作用下的红白血病细胞生长曲线,计数其分裂指数,联苯胺染色法检测其分化百分率。
75.苯胺类染色剂:源于苯胺的一系列染色剂。例如苯胺盐酸盐和苯胺硫酸盐可以把木质部染成黄色。参见。
76.NO含量和NOS活性采用联苯胺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77.国外关于颜料表面处理工艺很多,本文对联苯胺黄G的表面处工艺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
78.这个年轻的研究生并没有制成奎宁,却误打误撞地发明了人类第一个合成染料“苯胺紫”。
79.二苯胺试验,吖啶橙染色、甲醛试验及热变性曲线表明,该病毒是单链DNA病毒。
80.自从1856年英国人帕金合成出第一种人工色素苯胺紫之后,合成色素开始扮演着改善食品色泽的角色。
81.本文简述液体分布器的结构和特点,设置百叶窗式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的的必要性,介绍了在苯胺精馏塔上的应。
82.方法以2,6二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氯乙酰氯N酰化反应和2吡咯烷酮的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奈非西坦。
83.所述基质可以包括胶原蛋白、脱乙酰壳多糖或氧化再生纤维素,并且所述染料例如为苯胺或吖啶染料。
84.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在化学除草的使用中占有很高比例,其残留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85.天然染料无法像苯胺紫染料一样具备持久和鲜艳的颜色。
86.本文详细阐述了聚苯胺的化学氧化和电化学合成方法,并对两类合成方法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综述。
87.聚苯胺在丁腈橡胶中只起导电填料的作用,两者之间不存在化学反应.
88.目的设计合成新型苯胺类苯并咪唑衍生物,并评价其对大白鼠胃液分泌和胃酸分泌的作用。
89.以邻氯苯胺和多聚甲醛为反应原料制备MOCA。
90.工作小组称有证据表明用联苯胺燃料染发对人类具有致癌性,常常会导致膀胱癌。
91.制备了导电聚苯胺粉末与氯仿萃取的导电聚苯胺溶液。
92.在没有外电流的情况下,溶液中的苯胺分子在具有催化活性的铂或钯基底表面上被溶解氧氧化为聚苯胺膜。
93.结果表明:二苯胺双席夫碱类化合物具有较大的非线性光学系数,从理论上为进一步探索优质非线性光学材料提供依据。
94.上述结果对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加工具有积极的意义。
95.苯胺俗称阿尼林油,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96.不同于有机的抑制剂,多金属氧酸盐掺杂聚苯胺电子聚合物不是抑制活性部位的酶。
97.硫酸盐还原条件下的苯胺降解,必须经过脱氨作用,同时还可能会产生对微生物生命活动不利的中间产物。
98.从苯胺单体出发,通过原位聚合、现场掺杂以及基于静电力的层层自组装制备了聚苯胺复合膜。
99.邻硝基氯苯为原料,采用直接缩合法引入相转移催化剂合成邻硝基二苯胺.
100.在两相成均相后,将混合物在控制速率下冷却,则两相再分离的温度即为苯胺点或样品的混合苯胺点。
101.对巯基苯胺的吸附则使得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红移.
102.聚苯胺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包括涂层复合和共混复合两种方式。
103.同时,联苯胺类化合物对人类有致癌嫌疑。
104.研究了联苯胺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105.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
106.花粉的生活力染色测定以联苯胺染色较适宜。
107.还原前的聚苯胺的磁化率在不同温度下均为零。
108.采用回流法制备了磷钨钼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h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