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过半

拼音
sī guò bàn
注音
ㄙ ㄍㄨㄛˋ ㄅㄢˋ
“思过半”基本解释

解释 1.谓已领悟大半。 2.指事情已获大部解决。 -----------------国语辞典思过半sī guò bànㄙ ㄍㄨㄛˋ ㄅㄢˋ

  1. 所知已超过一半,谓所悟已多。《易经.系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唐.杨烱〈王勃集序〉:「有称孔夫子而谓之曰:『易有太极,子其勉之。』寤而循环,思过半矣。」

“思过半”造句

1.风水师之社会地位,可思过半矣。

2.小学生徒能读此书,详山势水脉险夷广狭,则他日或从兵事,攻守进退之划策,有思过半矣。

3.酷吏成也好,败也罢,丰富的历史教训,斑斑可考;然其留害遗毒之深,不可小觑,有识之士,当思过半矣。

4.气色,旋生相之用也,则行年之休咎,可由此而验知者,参之人之贵贱,思过半矣。

5.我以为不必陈述什么大道理,只要回归人情,就可思过半矣。

6.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知,发其一端而已。又所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庶亦约而能周,通而不黩,览之者思过半矣……

7.自此以往,尽推无穷,知者观之,思过半矣。

8.语言政策是国家大政方针之一,举一反三,其余可思过半矣!李光耀认为成功的第二大因素,是开放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