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语

拼音
shí yǔ
注音
ㄕˊ ㄩˇ
“实语”基本解释

解释 1.佛教语。谓语之称于实,又行能与语相应者。 2.犹实话。

“实语”造句

1.我们不能草率地指责袁奇峰这样的专家没勇气,不敢事前、事中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非得要放“马后炮”,而是因为现实语境不允许。

2.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3.故而,在现实语境下,住宅小区停车费不能“一放了之”。

4.学生安全绝非村生泊长的路边小草,在口号中国的现实语境下,任何似“齐抓共管”的文宣都须依仗责任的实现方能接上地气。

5.在画面背后体现深层次的精神内质,仿佛一个孤独灵魂在现实语境中寻觅着属于自己的位置。

6.该技术名为Audeo,是一个套在脖子上的装置,它可以将操作者大脑中所想的特定单词转化成现实语言,也就是使操作者的意念言语成为可传播可交流的现实言语。

7.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8.要坚持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大中取小、以小见大,把思想上的大道理与生活中的小事情结合起来,用平实语言阐释深刻道理,用平凡小事展现崇高精神。

9.内容实用、资料全面、数据翔实、语言流畅是本书的特点.

10.能够显示诸法实相的真实语言。

11.实语文的教学是有其联系性,是一种“螺旋性上升的”学习。

12.结合师范生素质特点,提出建立我省高师大学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语言基础前提下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务实教学目标。

13.作为散文的一种,抒情散文情感充沛真实、语言形象生动、音韵和谐动听、意境深远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