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临

拼音
kū lín
注音
ㄎㄨ ㄌㄧㄣˊ
“哭临”基本解释

解释 1.帝后死丧,集众定时举哀叫哭临。 2.泛称人死后集众举哀或至灵前吊祭。 -----------------国语辞典哭临kū lìnㄎㄨ ㄌㄧㄣˋ

  1. 国丧时,众人举哀同哭。《史记.卷一○.孝文本纪》:「绖带无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

“哭临”造句

1.清顺治帝死,大臣设幕哭临;金集合儒生百余人赴孔庙行哭,上揭帖请逐酷吏任维初,实则抒发亡国之恨。

2.顺治帝命令上至亲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妇齐集哭临,不哀者议处,幸亏皇太后“力解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