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正官

拼音
jiǎn zhèng guān
注音
ㄐㄧㄢˇ ㄓㄥˋ ㄍㄨㄢ

“检正官”基本解释

解释

  • 宋代官名。中书省、门下省皆置,掌纠正省务。
  • “检正官”百科

    百度百科

    检正官

  • 中书省、门下省皆置,掌纠正省务。熙宁三年始置,旋罢,建炎、绍兴间屡置屡罢。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给楷书一人,録净而已。”
  • 《宋史·高宗纪四》:“丙午,复置中书门下省检正官。”
  • “检正官”分词解释

    ● 检 (檢) jiǎn ㄐㄧㄢˇ 查:~查。~测。~讨。~举。~校(jiào )。~修。~索。~察。 注意约束(言行):~点(

    详情

    基本字义● 正zhèng ㄓㄥˋ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

    详情

    ● 官guān ㄍㄨㄢ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