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
“黄巾”基本解释
解释 东汉末年以巨鹿人张角为首的暴民组织。因其徒众皆以黄巾裹头为标帜,故称为「黄巾」。
“黄巾”百科
百度百科
黄巾
1.黄巾道徒子徒孙遍及海内,想必其中也有人得了张君的真传吧,老朽却不得而知了,你想寻他们?
2.此时城外的黄巾已扎定营寨,赵峰跟随刘备站上城头,一时间看对方的营寨竟是无边无沿,几万人马的场面果然很壮观。
3.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以后,东汉朝廷被迫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
4.东汉末年,政治昏暗,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战乱频繁,终于迫使人民于水火中揭竿而起,引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
5.周琛站在护城河边上,望着身前身后的黄巾军大营和长社县城,双脚跨开,一种俾倪天下的雄心壮志陡然而生。
6.黄巾之乱,正好为这群狐狼提供一个扬名立万之机。
7.与其说,这些是黄巾兵,不如说,他们就是一群农民,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张伟不由得微微叹了口气。
8.这次镇压青徐黄巾军正是向朝廷,向皇上表现父亲才能的时候。
9.一个体形稍微大一点的黄巾军扛着大刀喊道,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好像能够碾压我们三千大军似得,哼哼,你要记住哀兵必胜。
10.实际上他本来想再练一会,可惜天公不做美!乱世中,那里都是不安全的!一队的黄巾贼找来了,来找什么来了,当然是来找丢失了的箱子。
11.黄巾之乱虽平定,然各地仍是满目疮痍元气大伤,加之灵帝生前暴虐无道宠幸阉宦至天下动荡百姓民不聊生,流民四起路有遗骨,异子而食。
12.,就算是护卫吧,其实现在荆北全在黄巾军的控制下,安全得很,不用像早段时间一样需要乔妆打扮东躲西藏的了,所以带着“黄巾二十八骑”。
13.此时东汉藩王本就不多,在黄巾之乱中又被贼党残杀了好几个,目下并没有什么人与现在的皇帝亲戚关系近,适合继位的。
14.张伟引崔钦、裴元绍策马奔上一处高坡,只见前方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15.你要想清楚,他们可是黄巾之乱的元凶首恶,你休被她的外表所蒙蔽。
16.噗,汉军的羽箭象耙犁一样将黄巾贼的阵营象犁地一样犁了一遍,黄巾贼最接近城墙的黄巾们成片成片的倒下。
17.好,太好了,吾之凤儿真乃当世名将啊,以区区三千甲士便将数万黄巾贼剿灭,吾有凤儿,可高枕无忧了。
18.这一日,我走到广宗地界,忽闻山后喊声大震,我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19.这曹矮子哪一点像棒杀蹇图的英雄?又哪一点像黄巾军的功臣?换副眼神,刘章看看边上陪来的几只与自己关系比较铁的“哈巴狗”。
20.只是在当前时期,曹操并未露出异心,而且首唱义兵,平定青兖二州黄巾余孽,每年又按时上贡,因此朝中大臣及各地诸侯上下对曹操印象极好。
21.原来皇甫嵩白日强攻阳翟城,屡次攻上城墙,城中黄巾军畏惧,遂夜晚有人暗中与皇甫嵩联系,称愿献上首领波才首级,投降官军。
22.这一年,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复盛。
23.原来此山头便是尔等贼巢,黄巾贼寇,速速受死!
24.往前约么着二百多里地就是汝南郡的制所,同时也是黄巾军本营所在的平舆县!士兵们的精气神不错。
25.因为各地诸侯叩关讨董,一方面本地军事力量薄弱,一方面为了征集粮草军资又过分逼迫百姓,使得黄巾军再一次有了号召力。
26.没想到消息走漏反被黄巾军侦知,青州黄巾集结最精锐的三千将士对曹昂展开突袭。
27.愚公移山的故事说的是智叟挖山,后来玉皇大帝派两个黄巾力士来把两座大山搬走了,好家伙豁然开朗啊,wifi信号立马就满了。
28.否则混进混乱不堪的的黄巾军还是很简单,总不能每一个人都不吃喝拉撒吧,只要是人就有出恭的时候,到时候就会有松懈的机会。
29.在故事模式中和另一个势力完成“黄巾起义”任务。
30.阁下见识不凡,我们以黄巾贼为题,各抒己见。
31.裴元绍策马奔上一处高坡,只见前方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32.随即,先以从于毒部降兵中挑选出来的能言巧辩的人为使者,去各个山头拜山,言投降不杀,以青州黄巾为例,若降,则安置屯田,必无饥寒压迫;不降,则于毒就是例子。
33.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他既然是如此,那么其他大部分讨黄巾有功的将士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
34.家父常言叔父生性阔达,并有奇节,勇武深谋,年少只身破贼,崭露头角,黄巾之役,不辞劳苦,随朱河南南征北讨,声名远扬。
35.主公曾听那小黄门言,冀州卢植大军剿灭黄巾不力,皇帝已经让河东太守董卓去取代卢植的位置,以来对付广宗的张角。
36.张让话音一落,侍御史郭延出奏:陛下,臣延有章奏,中常侍张让宾客于歌私通张角,黄巾之乱天下板荡皆有十常侍祸乱朝纲始,还请陛下诛除十常侍以安天下。
37.齐国那边虽然为黄巾所乱,诸侯所争,但毕竟都是有局限性的,没想到曹操为父报仇便是屠戮徐州百姓,使得这一片太平膏腴之地,如今变得荒芜贫瘠。
38.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转眼间落花流水,董卓篡政及袁术僭号亦瞬息而呜呼哀哉。
39.叔父今日欲守此城,敢保城中无黄巾贼乎,若更驱之上城,一旦有变,则此郡不复为国家有也,安危之机,焉能不察?
40.好啊,新野北接宛城,朱将军也数次派人来求救,可新野城只有三千老弱病残之兵,若黄巾来攻,新野也未必能得保。
41.双方争夺宛城,战斗十分激烈,黄巾军三次失而复得,给敌人以很大的打击。
42.黄巾平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时。那时域中竟为谁人之天下,尚未可尽知也。
43.黄巾众人见主将已死,倒戈卸甲,投降者不计其数,三将各得战俘万余。
44.先示之以威,后晓之以理,这便是孙杨对待黄巾残余的办法。
45.自汉末黄巾起义以来不绝如缕的千年王国运动的火焰再次从葆有农村公社传统的社会基层熊熊燃起,将第二代文明的毫无生命力的表皮焚为灰烬。
46.我昔驱畔胡于塞表,扫黄巾于孟津,当此之时,谓天下指麾可定。
47.如今黄巾道尽起百万雄兵,大汉招募的兵卒战力亦不在其下。
48.罗真人还非常能使唤人,身边有一千多“黄巾力士”,一千多可能有公孙胜的夸大,起码几十号是有的。
49.二十一世纪的台湾,陈水扁却俨然袭用二千年前黄巾之乱时张角兄弟将宗教神喻与政治冶为一炉的手法。
50.赵栅一袭黑衫挺挺的站在襄阳城的城楼之上,距离上次的大战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冷羽力排众议,封赵栅为襄阳刺史,黄巾之战也已经接近尾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