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蒿

拼音
huáng hāo
注音
ㄏㄨㄤˊ ㄏㄠ

“黄蒿”基本解释

解释

  • 枯黄了的蒿草。亦泛指枯草。
  • “黄蒿”百科

    百度百科

    黄蒿

  • 黄蒿(学名:猪毛蒿,拉丁学名: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或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有特殊气味。茎直立,高40-90厘米,中等饲用植物。
  • 其分布范围极广,为欧、亚大陆温带与亚热带地区广布种。
  • “黄蒿”造句

    1.棺材两侧还要放入‘茯苓’‘赤销’,‘白子’,‘黄蒿’‘籭拉秧’‘凤尾草’等一些东西。

    2.由于李国桥小组连续7年在海南、云南等地治疗恶性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全国523项目办公室决定把云南药物所提取的黄蒿素交由李国桥小组做临床实验。

    “黄蒿”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黄huáng ㄏㄨㄤˊ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指“黄帝”(即

    详情

    基本字义● 蒿hāo ㄏㄠˉ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莱(杂草,喻草野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