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门草

拼音
hù mén cǎo
注音
ㄏㄨˋ ㄇㄣˊ ㄘㄠˇ

“护门草”基本解释

解释传说中的草名。

“护门草”百科

百度百科

护门草

  • 护门草(护门草)
  • 常山北有草,名护门。置诸门上,夜有人过,辄叱之。(出《酉阳杂俎》)
  • 常山北有一种草,名叫“护门草”。把它放到门上,夜间有人通过,它就发出呵斥声。
  • 南朝 梁 王筠 《寓直中庶坊赠萧洗马》诗:“霜被守宫槐,风惊护门草。”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护门草。 常山 北,草名护门,置诸门上,夜有人过,辄叱之。”
  • “护门草”分词解释

    ● 护 (護) hù ㄏㄨˋ 使不受侵犯和损害:保~。~卫。~理。~士。~航。~林。辩~。守~。 救助:~护。 掩蔽,?

    详情

    基本字义● 门(門)mén ㄇㄣˊ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途径,诀窍:~

    详情

    基本字义 ● 草 cǎo ㄘㄠˇ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