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辂

拼音
guǎn lù
注音
ㄍㄨㄢˇ ㄌㄨˋ

“管辂”基本解释

解释 1.三国魏术士。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人。应清河太守华表召为文学掾﹐官至少府丞。幼年好天文﹐及长﹐精通《易》与占卜。相传其自知寿不过四十七八﹐年四十八果卒。后人以为才高﹑不寿﹐且无贵仕的典型。

“管辂”百科

百度百科

管辂

  • 管辂(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北宋时被追封为平原子。
  • 管辂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
  • “管辂”造句

    1.史料记载,三国时期,曹魏管辂、东晋郭璞等都曾行射覆事。

    2.管辂这小子不识抬举,我要把他送上斩仙台!!!

    3.这是一个关于三国的神鬼故事,张角阵前召唤天兵、诸葛亮七星坛巧借东风、左慈掷杯戏曹操、管辂八卦神算算尽南辰北斗、于吉符水岐黄救世济民……【www

    4.孟德何必妄自菲薄,以我等名望才能,何虑之有,来日必会受到管辂青眼相加。

    “管辂”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管guǎn ㄍㄨㄢˇ吹奏的乐器:~乐器。~弦乐。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道。~线。~见(谦辞,浅陋的见识)。~窥蠡测(从竹管里看

    详情

    基本字义● 辂(輅)lù ㄌㄨˋ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古代的一种大车。 英语 a chariot, carriage;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