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基本解释
采取股份制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在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企业中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有机结合。劳动合作是基础,职工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实行民主管理;资本合作采取股份形式,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企业出资人。它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现阶段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走向共同富裕的一条途径。
“股份合作制”百科
百度百科
股份合作制
1.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以县医院为“龙头”的股份合作制,城乡联合经营模式是较好的改制方法。
2.采取户办、联户办、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新建水利工程9437处,完成原有工程产权改制10687处。
3.这次股份合作制改革,使股权从福利分配到有偿配购“一刀切断”,彻底清理了“陈年旧帐”,并允许股权在一定条件下继承和转让。
4.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推进,农民对集体资产提出了产权要求,这是社区股份合作制产生的动力.
5.同时,果园村成立了股份合作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北京鑫福海工贸集团,主动参与到南苑地区从“浙江村”向大红门服装商贸区转型的建设中来。
6.采取户办、联户办、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新建水利工程7349处,完成原有工程产权改制1万余处。
7.此外,改制设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还设有国家股、集体股,这使得企业产权再度模糊不清。
8.在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农村信用合作社现阶段的产权模式主要有三种:合作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
9.第三,集体所有制企业大部分改造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10.联户办、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新建水利工程7349处,完成原有工程产权改制1万余处。
11.联户办、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新建水利工程9437处,完成原有工程产权改制10687处。
12.对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是搞活我国锰业企业的有效形式。
“股份合作制”分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