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刍

拼音
fù chú
注音
ㄈㄨˋ ㄔㄨˊ

“负刍”基本解释

解释 1.背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孟子.离娄下》:"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朱熹集注:"言曾子尝舍于沈犹氏,时有负刍者作乱,来攻沈犹氏。"一说"负刍"为人名,见赵岐注。

“负刍”百科

百度百科

负刍

  • 负刍是汉语词汇,读音fù chú ,解释为背柴草,即从事樵采之事。出自《孟子·离娄下》:“昔 沉犹 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 “负刍”造句

    1.战败之后,敌人反裘负刍,狼狈逃窜。

    2.反裘负刍,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刘向

    “负刍”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负(負)fù ㄈㄨˋ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担任:担~。~责。~累(lěi )。?

    详情

    ● 刍 (芻) chú ㄔㄨˊ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 割草:~荛(割草称“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