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驳

拼音
fēng bó
注音
ㄈㄥ ㄅㄛˊ

“封驳”基本解释

解释见"封驳"。

“封驳”百科

百度百科

封驳

  • 封驳,读音fēng bó,汉语词语,意为驳正臣下奏章违误,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汉代封还诏书之事多有,然无封驳之名,亦无专官执掌。出处是《元史 · 世祖二》。
  • “封驳”造句

    1.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

    2.就如这次你上书一事,不过要免几个乱民的死罪而已,史可法等阁臣居然将朕的批红封驳,分明是侍功而骄,给朕下马威来着。

    3.给事中具有封驳之权,“若政令有失当、除授非其人,则论奏而驳正之”,即将诏书驳回去。

    “封驳”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封 fēng ㄈㄥˉ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

    详情

    基本字义● 驳(駁)bó ㄅㄛˊ 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旁人的意见:批~。~斥。~倒(dǎo )。反~。~论。~议。 颜色不纯夹杂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