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老

拼音
fú lǎo
注音
ㄈㄨˊ ㄌㄠˇ

“伏老”基本解释

1.自认年老精力衰退。
2.旧传蝙蝠老后化为魁蛤,名伏老。

“伏老”百科

百度百科

伏老

  • fú lǎo
  • 1、自认年老精力衰退。《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只因不伏老,兀自贪色,荡散了一个家计。”
  • 2、旧传蝙蝠老后化为魁蛤,名伏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魁蛤》﹝释名﹞引苏颂曰:“《说文》云:‘老伏翼(蝙蝠)化为魁蛤,故名伏老。’”
  • “伏老”造句

    1.今天数伏,老风俗,吃饺子,问老张打算吃多少,他说26个。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注:原文老子第五十八章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伏老”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伏fú ㄈㄨˊ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低下去:此起彼~。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

    详情

    基本字义 ● 老 lǎo ㄌㄠˇ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