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敌

拼音
duàn dí
注音
ㄉㄨㄢˋ ㄉㄧˊ

“断敌”基本解释

解释料敌。判断敌情。

“断敌”百科

百度百科

断敌

  • 【条目】 断敌(断敌)
  • 【引证解释】 料敌。判断敌情。
  • “断敌”造句

    1.四五二团疾进九特以北地区,断敌退路。

    2.对敌人退却线进行威胁的目的在于切断敌军的退路,因此只有当敌人真正下定决心退却时,这种威胁才能够达到目的。

    3.346团从左翼插到注岩里以西断敌退路;347团正面向注岩里发起攻击;348团监视原州之敌……

    4.我军前锋业已切断敌军主要通道的铁路线。

    5.此次乃是采取的瞒天过海之计,所以要做到瞒天,就必须截断敌情报的传递为目的,使得敌中枢毫无发觉,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战略。

    6.集团军的运动应予以良好的指挥,进攻的重点应选在敌人退却的路线上,而不是侧翼。……这样就会切断敌人的退路,引起敌人的混乱,便于我打歼灭战。

    7.俞大猷既能身先士卒不避锋矢,又能深谋远虑洞悉大局,常取断敌退路、四面包围、正面进攻、全歼敌人的战法,因此能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屡建奇功。

    8.为配合国民党的忻口防御作战,该连跟随团队深入日军侧后,执行破击大同至太原公路,切断敌后方补给线的任务。

    9.司令员顶呱呱,我们跟着他打了大半辈子仗,他分析判断敌情极准,可以说是百发百中。

    10.而大成的混元功,袁承志以之行走江湖时,好像开外挂一样,一运功就各种震断敌人长剑,而且还能兼容一门不错的掌法,实在是一举数得。

    11.想要在FPS游戏里成为一个高手,学会听声辨位判断敌人的位置才算是脱离新人的第一步。

    12.74军经石门对湘北松滋县敌人侧背攻击,并截断敌人之交通,此次会战结束后,王耀武升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74军军长。

    13.断敌后方补给线军史专家刘波介绍说,1937年10月,日军华北方面军正式下达攻占太原的命令,国民党军向太原以北重要门户忻口方向撤退。

    14.机动性的决定点是在敌方正面的翼侧,从那里我军可以很容易切断敌人与其基地及援军的联系,而使我军免冒同样的危险。

    15.一路自也的里河下游提前出击,另一路北上攻取莫尔多瓦和奥卡河上游的穆罗姆城,切断敌援,自己率近九万大军向东北飙风般狂进。

    16.耿飚团长即命正面部队暂缓进攻,命令关东侧侦察队、工兵连迅速断敌退路。

    17.按战役分工,朱德、彭德怀指挥右翼军的任务是,“截断敌后方交通,打击来援之敌”。

    18.若能切断敌军的后援,必然可使敌军士气冰消瓦解。

    19.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长于出奇制胜,就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神机妙算。

    20.从外面传来的声音判断,敌人极可能是从西方偏向于西北的方向杀进来,与卦象不谋而合。

    21.你提出的问题愈多,对偶然性的“覆盖面”就愈大,判断敌情、处理情况就会言必有中,措置裕如。

    “断敌”分词解释

    ● 断 (斷) duàn ㄉㄨㄢˋ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 不继续,禁绝:~?

    详情

    基本字义● 敌(敵)dí ㄉㄧˊ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抵挡:寡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