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荀

拼音
èr xún
注音
ㄦˋ ㄒㄩㄣˊ

“二荀”基本解释

1.指晋荀邃﹑荀闿。

“二荀”百科

百度百科

二荀

  • 二荀是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荀息之后衍生的中行氏和智氏的统称。
  • 荀息生逝敖,逝敖生荀林父,荀林父后担任晋国中军元帅,成为晋国世卿,其后别为中行氏;逝敖幼子荀首后升任中军佐,亦为晋国世卿,其后别为智氏;中行氏和智氏相互扶持,成为晋国六卿之二。
  • 中行氏和智氏在晋国失势后,部分族人改为荀氏,其中荀子荀况便出自中行氏后裔。荀子十一世孙名淑,即荀淑,荀淑是荀氏八龙的父亲,三国时魏国两位重要的谋臣、杰出的军事家荀攸、荀彧两叔侄的先祖。
  • “二荀”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二èr ㄦˋ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双,比:独一无~。两样,别的:~话。不~价。

    详情

    基本字义● 荀xún ㄒㄩㄣˊ传说中的一种香草。姓。 英语 surname; ancient state; plant法语 (no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