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

拼音
dèng shí rú
注音
ㄉㄥˋ ㄕˊ ㄖㄨˊ

“邓石如”基本解释

解释 (1743-1805)清代书法家、篆刻家。初名琰,字石如,后改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怀宁(今属安徽)人。书法各体皆工,最精篆、隶。篆书取秦石鼓文、汉碑篆额之长,稍参隶意。篆刻刚健婀娜,形成“邓派”。

“邓石如”百科

百度百科

邓石如 (清代碑学书家)

  • 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
  • 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 “邓石如”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邓(鄧)dèng ㄉㄥˋ ◎ 姓。 英语 surname德语 Deng (Eig, Fam)法语 (nom de famill

    详情

    ● 石shí ㄕˊ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详情

    基本字义● 如rú ㄖㄨˊ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比得上,及:百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