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连纸

拼音
fěn lián zhǐ
注音
ㄈㄣˇ ㄌㄧㄢˊ ㄓˇ

“粉连纸”基本解释

解释 一种白色的一面光的纸,比较薄,半透明,可以蒙在字画上描摹。

“粉连纸”百科

百度百科

粉连纸

  • 粉连纸 
  • 一种白色的一面光的纸,比较薄,半透明,可以蒙在字画上描摹。
  • “粉连纸”造句

    1.清代印书用纸品类极多,有开化纸、绵纸、多地土产绵纸、连史纸、粉连纸、竹连纸、玉版宣、绵雕、毛边、毛太等。

    2.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粉连纸”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粉 fěn ㄈㄣˇ 细末儿:~末。~剂。~尘。米~。花~。药~。漂白~。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墨登场。~?

    详情

    ● 连 (連) lián ㄌㄧㄢˊ 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载。~缀。~理。?

    详情

    基本字义● 纸(紙)zhǐ ㄓˇ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