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巇

拼音
dǐ xī
注音
ㄉㄧˇ ㄒㄧ

“抵巇”基本解释

1.《鬼谷子.抵巇》:"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陶弘景题注:"抵,击实也;巇,衅隙也。墙崩因隙,器坏因衅,而系实之,则墙器不败。若不可救,因而除之,更有所营置,人事亦由是也。"后用"抵巇"以指钻营。
2.亦作"抵?"。攻讦,攻击。

“抵巇”百科

百度百科

抵巇

  • 抵巇是汉语词汇,拼音dǐ xī ,犹钻营。巇,本意为缝隙,可引申为潜在的矛盾或容易忽视的问题。抵巇,消除潜在的矛盾隔阂。
  • “抵巇”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抵dǐ ㄉㄧˇ 挡,拒,用力对撑着:~挡。~制。~抗。~赖。 顶撞,冲突,矛盾:~触。 代替,相当,顶替

    详情

    基本字义● 巇xī ㄒㄧˉ 险:“双流逆~道。” 缝隙:“变情徇势,射利抵~。” 英语 a crack;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