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集注

拼音
chǔ cí jí zhù
注音
ㄔㄨˇ ㄘˊ ㄐㄧˊ ㄓㄨˋ

“楚辞集注”基本解释

解释 《楚辞》注本。南宋朱熹集注。《楚辞章句》原为十七卷,此书删去《七谏》等四篇,增入西汉贾谊作品二篇,编为八卷。其注释简明精当,多数观点为后世研究者所认同。另附有《辨证》二卷。

“楚辞集注”百科

百度百科

楚辞集注

  •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赋体。
  •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注本繁多,其中“楚辞集注”是研究楚辞的最佳善本。
  •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泽东赠送了一套《楚辞集注》给田中角荣。
  • “楚辞集注”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楚chǔ ㄔㄨˇ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夏~。~掠(

    详情

    ● 辞 (辭) cí ㄘˊ 告别:告~。~诀。~行。~世。~别。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

    详情

    基本字义 ● 集 jí ㄐㄧˊ 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于灌木”。 聚合,会合:聚~。~合。~会。~体。~团。?

    详情

    基本字义 ● 注 zhù ㄓㄨˋ 灌进去:~入。~射。大雨如~。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视。~目。~意。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