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

拼音
chuí gǒng
注音
ㄔㄨㄟˊ ㄍㄨㄥˇ

“垂拱”基本解释

垂衣拱手,谓不动手,不做什么事:垂拱而治。

“垂拱”百科

百度百科

垂拱 (唐睿宗李旦的年号)

  • 垂拱(685年正月—688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一般算作武则天的年号。
  • 垂拱 (汉语词汇)

  • 垂拱意思是垂衣拱手,出自《书·武成》,常形容无事可做。
  • “垂拱”造句

    1.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2.根据史料记载,嗣圣元年,武后临朝称制,翌年改元,取“敦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中“垂拱”两字作年号。

    3.萧月生端坐于垂拱殿丹墀下,放下通体幽黑的兔毫鼠须茶盏,轻轻的一句话,令一脸欢笑的理宗愕然无语。

    4.幸耐晋王之力,得以垂拱而治,君临天下。

    5.成以为,天子垂拱于朝堂,黎民不饥不寒,百姓各行其道,犹如车马,不紊不乱,国力昌盛,四方来朝,此乃盛世也。

    6.道家的主张很好,但垂拱而治的国家从来就没有。

    7.仙明太祖朱重开国,聚天下奇珍异宝筑紫禁城,垂拱而治,至今已有千余载,此时天下乱象已成,内寇外敌,纷扰不断。

    8.昔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愿陛下师法尧舜,以庙堂之事托臣等,无烦庶务,如是则高枕垂拱而万国宾服,臣等亦不胜受恩感激!

    9.我是垂拱而治,过一过手转上去,公事只准不驳,岂不是大家都痛快?

    10.皇帝服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11.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12.妹妹此言差矣,所谓垂拱而治,以重茂天资,得以朝中众臣倾心相辅,年龄虽小,却正是易学之年,大臣们辅助几年,这重茂自然可为一代名君.

    13.只要开国堂堂正正,得位清清白白,襟怀坦坦荡荡;哪怕不用杯酒释兵权,一样对内垂拱而治、对外吞辽灭夏。

    14.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15.儒家主张推行“仁”政,垂拱而治。

    16.此时的垂拱殿内,理宗一身明黄常衣,皱着眉头端坐于御案之后,御药院总管叶青蝶一身玄衣,躬身立在丹墀阶下。

    17.这一切,既奠定了范仲淹垂拱而治、百业俱兴的太平局面,又促进了他“先忧后乐”思想的形成与升华。

    18.更何况李林甫以宰相之位治天下,不同于皇上那样尊贵,自然要以恩威并用,垂拱而治。

    19.恩威不施,则政令难行;耳目闭塞,则政令常误;能听逆耳忠言,能允谏官犯上,则上行下效,天下必将垂拱而治!

    20.炎黄始祖,开天地,定文字,教礼仪,立人伦,中华有始,龙游域内,三皇五帝,垂拱而治,秦汉唐宋,迭次而立。

    21.但这都是远水不解近渴的法子,校长晚上不在学校,连长是刘凤池被调走后新派来的,基本就是垂拱而治,多余的事情半点不管。

    22.——现在手头没人,自然只能继续这样凡事亲躬下去,垂拱而治那也是需要有“物质”。

    “垂拱”分词解释

    ● 垂chuí ㄔㄨㄟˊ 东西一头挂下:~杨柳。~钓。~直。~线。~手(①表示容易;②表示恭敬)。~泪。~髫(头发下垂,指儿童?

    详情

    基本字义● 拱gǒng ㄍㄨㄥˇ两手抱拳上举,以表敬意:~手。~揖。两手合围:~抱。~木。~璧。环绕:~卫。~护。~北(众星环卫北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