舛错

拼音
chuǎn cuò
注音
ㄔㄨㄢˇ ㄘㄨㄛˋ

“舛错”基本解释

解释

舛错 chuǎncuò

(1) [mistake]∶差错

情舛错以曼忧。——《楚辞·惜贤》

文字舛错

(2) [unexpected things]∶意想不到的事件;出乎意料的变故

真的有什么舛错,大家都不好交待

(3) [uneven]∶参差错杂

舛错不齐

-----------------国语辞典舛错chuǎn cuò ㄔㄨㄢˇ ㄘㄨㄛˋ
  1. 参差不齐。《楚辞.刘向.九叹.惜贤》:「心懭悢以冤结兮,情舛错以曼忧。」《文选.左思.三都赋》:「贾贸墆鬻,舛错纵横。」

  2. 错误。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序〉:「初欲改更舛错,裨补疏遗,义有未通,兼重注述。」近错误

舛错chuǎn cuo ㄔㄨㄢˇ ˙ㄘㄨㄛ
  1. 意外的差错。如:「这人很诚实,东西交给他不会有舛错。」

“舛错”百科

百度百科

舛错

  • 舛错意思是 谬误;错乱:更改舛错,裨补阙漏.,出自中国古文的词语。
  • “舛错”造句

    1.是“事实”提供“资料”“逻辑”作出的“判断”,所以任何历史都是“逻辑的”而不是“事实的”,无论这个判断是正确或舛错

    2.是以,上周两抵家时,我确疑自身做得没有开舛错,筹算睹告女亲渭耶他。

    3.朕神气恍惚,时患昏晕,自思生平行事,大半舛错,今日悔已无及。

    4.读者的三言五语倒实实在在,既说出了自己阅读时的真实感受,又指出了文中的疏漏和舛错

    5.三种文本相对照,我对明显错漏之处作了一些校正与补缺,仍不敢说没有舛错之处。

    6.与凤凰那一篇,我就核对了几种英译《古兰经》和马子实先生的汉译,并请教通晓阿拉伯语熟悉中东风俗名物的专家,从而确定和合本等旧译的舛错

    7.与此相应,其传记体散文由前期以表现传主的舛错命运为主题转变到后期以表现传主的真率个性为主题,主题风貌由压抑向真率演变。

    8.不然,不仅姻缘受挫,这一生都舛错流离啊!

    9.整个教学楼层传来朗朗读书声,英文数学语文历史政治各种学科的词汇交叉舛错在一起。

    10.译文蛮认真,一字字好像抠得挺死,但一查原文,那么多舛错,还诘屈聱牙,非常做作,比老学究作律诗还别扭。

    11.但最近曝出有心人和民间团体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存在内容上较大的不足和技术上明显的舛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12.而“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虽然与唐玄宗非常恩爱,但命运舛错没能陪葬在玄宗泰陵旁,也只能被葬在马嵬坡千秋孤魂孑然。

    13.几轮之后,周文小心翼翼的避免犯错,怎奈老师吹毛求疵,总能找出舛错

    14.中国古史,悖乱舛错,非常人能辩其真伪。

    15.读者的三言五语倒实实在在,既说出了自己阅读时的真实感受,又指出了文中的疏漏和舛错

    16.他不是泛泛一说,而是认真剖析其“人物、情节、故事的前后舛错”,乃至整体风格的不协调。

    17.翰林院侍读吴孝登“作诗谬妄”,被发配宁古塔为军奴;侍读学士陈邦彦、陈邦直“谬误舛错”,翰林项维聪“文理不通”,都被革职回乡。

    18.辰星乱逆,阴阳舛错,玄黄喷薄,普通人认为,玄黄为混沌之气。

    19.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20.纵知我半世舛错流离,我亦不悔与你初遇。

    “舛错”分词解释

    ● 舛 chuǎn ㄔㄨㄢˇ 错误,错乱:~错(①错误;②意外的事;③参差不齐,交错)。~驳。命途多~。 违背:~迕。伦常乖~。

    详情

    ● 错(錯)cuò ㄘㄨㄛˋ 不正确,与实际不符:差~。过~。~讹。~谬。~觉。~怪。不~。~爱。将~就~。 交叉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