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令

拼音
bù lìng
注音
ㄅㄨˋ ㄌㄧㄥˋ

“布令”基本解释

1.颁布政令;发布命令。

“布令”百科

百度百科

布令

  • 颁布政令;发布命令
  • ㄅㄨˋ ㄌㄧㄥˋ
  • 布令
  • 。:“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墨子·尚同下》:“发宪布令其家。”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正月之吉》:“ 周 礼布令观象,皆於正月朔日及每月朔日。行事有一定之月日,故百官易於奉行,庶民易於取法。” 郭沫若 《暴虎辞》:“ 汉 主一世雄,布令挥长弓;命女投狐兔,命士投麋熊。”
  • “布令”造句

    1.“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阵矣”;“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2.雄伟壮观的瀑布令那些寻险探奇的人们心驰神往,尤其是那些喜欢从峡谷大桥上纵身跳下的自由落体者。

    3.邱俊辉来云雾县后,田百成没有摸透邱俊辉的思想,就不敢打着邱俊辉的幌子发号布令,担心被邱俊辉知情后会拿他杀鸡骇猴。

    4.北京的就业分布令其得以回避了这场风暴,这也让它无法成为经济复原的完美标尺。

    “布令”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布 bù ㄅㄨˋ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 古代的一种钱币。 宣告,对众陈述:宣~?

    详情

    基本字义● 令líng ㄌㄧㄥˊ ◎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其它字义● 令lǐng ㄌㄧㄥˇ ◎ 量词,印刷用的?牌桨嬷轿灏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