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虫

拼音
bò ji chóng
注音
ㄅㄛˋ ㄐㄧ ㄔㄨㄥˊ

“簸箕虫”基本解释

解释 1.蟅虫的别名。

“簸箕虫”百科

百度百科

簸箕虫

  • 簸箕虫,生在干燥的细土中,形似蟑螂,又名土鳖,体型长0.5-2cm是一种名贵中药,做药引子。
  • “簸箕虫”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簸bò ㄅㄛˋ  ◎ 〔~箕〕?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簸箕形的指纹(“箕”均读轻声

    详情

    基本字义 ● 箕 jī ㄐㄧˉ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帚。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

    详情

    ● 虫(蟲)chóng ㄔㄨㄥˊ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益~。雕~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动物的通称:大~(老虎)。长~(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