佥都御史

拼音
qiān dū yù shǐ
注音
ㄑㄧㄢ ㄉㄨ ㄩˋ ㄕˇ

“佥都御史”基本解释

解释

佥都御史 qiāndūyùshǐ

[an official title in the Ming Dynasty] 官名。明代都察院设有此职,位在副都御史之下

佥都御史王用汲。——《明史》

“佥都御史”百科

百度百科

佥都御史

  • 佥都御史(qianduyushi),官名。明都察院置,分左、右,正四品,位次于正三品之左、右副都御史。明代将前代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都察院级别与六部相同。主要负责官员为左右都御史二人;左右副都御史二人,左右佥都御史四人。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及六部尚书均为二品。下设监察御史分掌地方监察,每布政司置一道,以其名名之。数量随布政司的增减而增减,最后确定为十三道。各处理本布政司及代管在京各衙门行政监察事务。监察御史,正七品,每道七至十一人,编制一百一十人,时有增减,或缺员。左右都御使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都察院是专门负责维持封建国家机关以及官吏纲纪的部门,“职责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 “佥都御史”造句

    1.汰屎公曰:公元1519年,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得知朱宸濠起兵叛乱,调兵勤王;攻克南昌。

    2.一良忠诚鲠直,可以当佥都御史

    3.巡抚多以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充任,因其要提管军务,所以又加提督军务,或赞理军务,参赞军务名义。

    4.他的建议得到王玑的支持,后来就成为王门讲学的惯例《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二十《绪山钱君行状》及《中宪大夫都察院佥都御史在庵王公墓表》。

    5.但自从沈复随军为幕客以来,曾经和史可法谈到过这件事情,颇为愤怒的史可法当即移书江阴,以左佥都御史的身份要求彻查此事。

    6.张津,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佥都御史”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佥(僉)qiān ㄑㄧㄢˉ众人,大家。全,都。古同“签”。 英语 all, together, unanim

    详情

    ● 都dū ㄉㄨˉ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 美好:“雍容闲雅,甚

    详情

    ● 御 (?禦) yù ㄩˋ 驾驶车马:~车。~者。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事”。~下。~众?

    详情

    基本字义● 史shǐ ㄕ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