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亲

拼音
bì qīn
注音
ㄅㄧˋ ㄑㄧㄣ

“避亲”基本解释

解释 1.谓因有亲戚关系而不施及其身。 2.唐宋以后封建社会的考试授官制度,因避嫌疑,凡有亲属关系者不能同地做官,如果已在同地则职位较低者改官他地。 3.指因避亲戚关系的嫌疑而不参与其事。

“避亲”百科

百度百科

避亲

  • 避亲
  • 详细解释,谓因有亲戚关系而不施及其身。《魏书·世祖纪下》:“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虽宠爱之,终不亏法。”《隋书·房彦谦传》:“未有罚则避亲,赏则遗贱者也。”
  • “避亲”造句

    1.我倒是相信杨一善刚才毫无恶意,相反,我看得出他听到这位慕容小姐的脚伤已经好了,才会高兴得做出这个大大方方、不避亲疏的善意举动!

    2.“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说法。

    3.孔夫子赞他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4.功者赏不遗贱,罪者刑不避亲,虽宠爱之,终不亏法。

    5.正因为如此“内举不避亲”,“信用辽宁”建设工作推进以来,辽宁省社会信用环境水平明显改善,成为全国诚信度最高的省份之一。

    6.这些“内举不避亲”的“最美亲戚”们揭开了一个反腐新篇章。

    7.称符合"内举不避亲"传统早产的诺贝尔和平奖。

    8.不计个人恩怨选贤任能的事例,最有名的非被孔圣人称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莫属。

    9.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求贤若渴,有“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礼贤下士精神,也要有“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担当意识和宽广胸怀。

    10.作为校长内举不避亲,我问心无愧。

    11.这种利益集团是典型的“山头主义”、宗派主义,是对“内举不避亲”的嘲弄。

    12.我倒是相信杨一善刚才毫无恶意,相反,我看得出他听到这位慕容小姐的脚伤已经好了,才会高兴得做出这个大大方方、不避亲疏的善意举动!

    13.但也有部分人士认为,林玲兰出任调查员以来,卓越的工作表现,才是汪忠一能够内举不避亲,拔擢同学的凭据。

    14.“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政治家的作为后,又渴望这种光明磊落的风范。

    15.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16.他能攻善守的表现,给老爸的举贤不避亲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17.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18.李靖严于治军,赏罚分明,不避亲疏与仇雠,以惩恶劝善,激励将士。

    19.“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举贤不避亲”成为很多企业任人唯亲的借口。

    20.冯焕一生忠于汉室,骁勇多智,不畏权贵,不避亲疏,执法不阿,曾多次严办一些劣迹昭彰、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

    “避亲”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避bì ㄅㄧˋ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 防止:~免。~孕。~嫌。~雷针。

    详情

    基本字义 ● 亲 (親) qīn ㄑㄧㄣˉ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婚姻:~事。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