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基本解释
解释 ◎ 北洋军阀 běiyáng jūnfá [the Northern Warlords] 中国清代末期由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1916年袁死后,分化为直、皖、奉三系,主要首领先后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各系军阀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混战。1926年皖系军阀段祺瑞下台,1927年直系被国民革命军消灭。1928年奉系军阀政府垮台,历时十七年的北洋军阀从此覆灭 甲午战后,湘淮军皆溃,清廷别创新军,命袁世凯于天津附近小站练兵,是为北洋军的由来。民国六年(西元1917)?袁死,分为二派。直系以冯国璋为首,皖系以段祺瑞为首,争权夺利,战乱无已,时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百科
百度百科
北洋军阀 (民国军阀势力之一)
1.土匪与军阀,是近代中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时代主题.
2.1923年2月7日,北洋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举起屠刀,对京汉铁路罢工工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3.他们喑中和北洋军阀勾结起来.
4.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北洋军阀时期,那些军阀多“大老粗”,他们的行为作风类似“古惑仔”,“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各自成立帮派,砍来砍去。
5.督军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管辖一省的军事首脑.
6.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二七年,担任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军事顾问.
7.1914至1915年,北洋军阀气焰万丈,腐恶的政治势力好象安如泰山了。
8.后来袁世凯以淮军子弟,传其衣钵,就变成清末民初时代的北洋军阀,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贻祸不浅。
9.北洋军阀向日本人有条件投降;五四运动展开;很多领袖是留美学生。
10.1933年5月7日早晨,曾经的北洋军阀“皖系”大将、不可一世的湖南督军张敬尧正在饭店房间里洗脸时,被突然闯进来的刺客近距离连击三枪毙命。
11.国民党有意识形态的灌输,开口三民主义、闭口三民主义,但在这之前完全不是这样,北洋军阀没有意识形态的统治,这是和国民党时期最大的一点不同。何兆武
12.当年3月,朱德在纳溪县棉花坡与北洋军阀血战,后率部来到古宋镇休整。
13.北洋军阀一边镇压学生爱国运动,一边向帝国主义暗送秋波。
14.1924年5月,在北京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变节自首。
15.另外一次是,1920年,在宝庆与北洋军阀张敬尧部队作战时,因选择攻击点不适当,部队钻进敌人火力集中点,袁植在战斗中中弹负伤。
16.总的来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河套水利整体呈现废弛状态,在水利机构方面的表现就是组织不断发生变革。
17.北洋军阀时期,哥老会与地方军阀结合,在总体上开始蜕化变质,成了地方军阀的附庸。
18.民国元年、袁世凯篡国、北洋军阀割据、蒋介石篡权。
19.孙传芳作为北洋军阀的后起之秀,以其机警狡诈,合纵联横,终于成为称霸东南五省的新直系首领。
20.1933年5月刺杀北洋军阀大汉奸张敬尧,同年6月杀害民主人士杨杏佛。
21.清朝、民国元年、袁世凯篡国、北洋军阀割据、蒋介石篡权。
22.北洋军阀一边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一边向帝国主义暗送秋波。
23.后来,他就失败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之手.
24.后来,他就失败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之手.
25.北洋军阀时期,民生凋敝,人们被军阀混战弄得怨声载道。
26.在北京当官,在天津行商,成为京畿之地一大风水,北洋军阀深得此中三昧。
27.由于这神奇的传说,曾打动过北洋军阀大总统冯同章.
28.北洋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形成各霸一方的封建割据,横征暴敛、兵连祸结,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全国人民如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北洋军阀”分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