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书

拼音
bàng shū
注音
ㄅㄤˋ ㄕㄨ

“谤书”基本解释

解释

  • 诽谤和攻讦他人的书函。
  • 指《史记》。
  • 泛称有直言指斥或毁谤内容的史传、小说等。
  • -----------------国语辞典谤书bàng shūㄅㄤˋ ㄕㄨ
    1. 毁谤攻讦他人的书信。《战国策.齐策二》:「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

    2. 司马迁所作的《史记》。《后汉书.卷六○.蔡邕传》:「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三国演义.第九回》:「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 。」

    “谤书”百科

    百度百科

    谤书

  • 谤书,汉语词汇。
  • 拼音 bàng shū,
  • 释义:1、指诽谤人的信件或书籍。2.指《史记》。3.泛称有直言指斥或毁谤内容的史传、小说等。
  • “谤书”造句

    1.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曾国藩

    2.鲜见,鲁迅曾名之为“黑幕小说”,鲁迅对黑幕小说十分不屑一顾,“丑诋私敌,等于谤书;又或有谩骂之志而无抒写之才,则遂堕落而为‘黑幕小说’。网

    “谤书”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谤(謗)bàng ㄅㄤˋ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讥。~讪。~议。~毁。诽~。责备:~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

    详情

    ● 书 (書) shū ㄕㄨˉ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