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体诗

拼音
niù tǐ shī
注音
ㄋㄧㄨˋ ㄊㄧˇ ㄕ

“拗体诗”基本解释

解释 1.亦省称"拗体"。 2.格律诗的一种变体。指诗人刻意求奇,特地变更诗格用拗句写成的诗。这类诗的特点是生涩瘦硬﹑崛奇古拙﹑富于气势。 -----------------国语辞典拗体诗ào tǐ shīㄠˋ ㄊㄧˇ ㄕ

  1. 凡平仄不依格律的近体诗,称为「拗体诗」。

“拗体诗”百科

百度百科

拗体诗

  • 拗体诗,是指打破固定的格律、用拗句写成的格律诗。它是格律诗的一种变体。这类诗的特点是生涩瘦硬﹑崛奇古拙﹑富于气势。但也容易流于艰涩扭曲,因辞害意。需要写作者对古今韵律有充分地掌握。
  • “拗体诗”造句

    1.他晚期的拗体诗,特别是七律拗体诗的创作,一改先前的诗风,正是他致力于这种探索所取得的硕果。

    “拗体诗”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拗ǎo ㄠˇ  ◎ 弯曲使断,折:竹竿~断了。其它字义● 拗ào ㄠˋ  ◎ 不顺,不顺从:~口。~口令。其它字义● 拗niù ㄋㄧㄡ

    详情

    基本字义 ● 体 (體) tǐ ㄊㄧˇ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

    详情

    基本字义● 诗(詩)shī ㄕˉ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