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钵罗

拼音
bì bō luó
注音
ㄅㄧˋ ㄅㄛ ㄌㄨㄛˊ

“毕钵罗”基本解释

解释 1.菩提树的别称。又名思惟树。

“毕钵罗”百科

百度百科

毕钵罗

  • 毕钵罗即菩提树。“毕钵罗”是梵语 ????的音译,拉丁注音有多种:Pippala、Peepul、Peepal,汉译音译则更不相同,如法显《佛国记》音译为“宾波罗”,玄奘《大唐西域记》音译为“卑钵罗”等,在印度、尼泊尔还称该树种为Ashwattha。1753年,确定该植物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iosa L.。这是一种原生印度次大陆的被子门桑科榕属的大型乔木,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极易存活,而且树冠很大,人们常在树荫下休憩,因此佛祖在此树下证得“三藐三菩提”是偶然中的必然。“菩提”为梵文????(拉丁注音: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悟、智慧等。将毕钵罗树尊称为菩提树,从佛祖在世时即已如此,“菩提树”的梵文注音为:bodhivrksa,其后缀-vrksa的意思是“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毕钵罗树被引种中土,“菩提树”成为该树种的固定中文名称,并成为植物学中文标准名称,对应的英语翻译是“Bodhi Tree”。 菩提树在伤口处会分泌出乳汁,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以作为药材入药。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台湾等地以及中南半岛。菩提树可用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
  • 菩提树是斯里兰卡的国树,印度比哈尔的邦树,台湾花莲的县树。
  • “毕钵罗”分词解释

    ● 毕 (畢) bì ㄅㄧˋ 完结:礼~。~业。~生。~力。 完全:~肖(xiào )(完全相象)。凶相~露。~其全力?

    详情

    基本字义● 钵(鉢)bō ㄅㄛˉ  ◎ 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子。饭~。茶~。乳~(研药使成细末的器具)。

    详情

    ● 罗 (羅) luó ㄌㄨㄛˊ 捕鸟的网:~网。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