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胥

拼音
bāo xū
注音
ㄅㄠ ㄒㄩ

“包胥”基本解释

1.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包胥”百科

百度百科

包胥

  • 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 “包胥”造句

    1.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

    2.甘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3.其中如伍子胥过昭关、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申包胥复楚、卧薪尝胆,都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4.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朝廷惑其忠义,念累世之宿好,弃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驱除狗鼠。

    5.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

    6.比如人们熟悉的,《左传》中所载之,楚人申包胥的秦庭之哭,庭堂流涕,换来家国复生。

    “包胥”分词解释

    ● 包 bāo ㄅㄠˉ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 装东西的袋?

    详情

    基本字义● 胥xū ㄒㄩˉ古代的小官:~吏。钞~。全,都:万事~备。民~然矣。蟹酱:蟹~。姓。 英语 a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