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摩地

拼音
sān mó dì
注音
ㄙㄢ ㄇㄛˊ ㄉㄧˋ

“三摩地”基本解释

1.三昧。

“三摩地”百科

百度百科

三摩地

  • 三摩地又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三摩钵底又称三摩钵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是禅定的一种。佛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说:“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
  • “三摩地”造句

    1.同样的,一旦经历过三摩地,之后若没有继续练习,如何能知道你是恒久保持着警觉与觉察?

    2.如果你是在你的前世达成第一种三摩地,在这一世你生下来就几乎是一个佛。最后一世是一个绝对的被动性,它就只是观照。

    3.奥修亲自设计他的三摩地,并让他的追随者来这里静心.

    4.奥修亲自设计他的三摩地,并让他的追随者来这里静心.

    5.坐法、调息、制感、执持、禅定、以及三摩地,是练习瑜伽的八大步骤。

    6.那个三摩地就是你存在的无分析状态。那是你最初的状态。那就是上帝。奥修

    7.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禅定、以及三摩地,是练习瑜伽的八大步骤。

    8.一个已经达成第一种三摩地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了要结清他的帐,他的整个生命就是为了要结账。在无数世里,有很多关系:很多涉入,很多承诺,每一件事都必须被结束掉。

    9.许多印度的瑜珈人达到他们生命的某一个点之后就说,他们已经达到三摩地,所以不需要再练习了。

    10.第三种人具有这样质量:他不被性的这种或那种态度所困扰,既不反对性也不过分执着于它,他恰好在中间,出于爱有时他会进入性,但那样性会有一个精神的质量,这会给他三摩地的一瞥。奥修

    11.这世界是个学习的机会,很多现象看起来是很矛盾的——有限的时间是学习永恒的一个机会,身体是一个学习无身体的机会,从物质我们学习意识心灵,从性我们学习到三摩地。奥修

    12.然后是制感,内醒、静虑和三摩地,这是最后四个步骤。

    13.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

    14.即使是一个佛也会再度被生下来。在他的前世,他已经达成第一种三摩地,但是那个种子仍然存在,他必须再来一次。但这将会是最后一世。

    15.最终,在死亡来临之际,盘坐双腿进入三摩地,此称之为大三摩地

    16.这些修习将会引发“制感”,并最终把人导向内醒、静虑和三摩地

    17.六度中的禅定度,梵语叫禅那波罗密,意思是静虑、寂照,也可译作三摩地、三昧、定。

    18.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雪,自不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三摩地”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三sān ㄙㄢ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

    详情

    基本字义● 摩mó ㄇㄛˊ 擦,蹭,接触:~擦。~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肩接踵。~顶放踵。 摸,抚:~弄。~挲(su

    详情

    基本字义● 地dì ㄉㄧˋ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