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

拼音
sān xī táng fǎ tiè
注音
ㄙㄢ ㄒㄧ ㄊㄤˊ ㄈㄚˇ ㄊㄧㄝˋ

“三希堂法帖”基本解释

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汇刻丛帖。三十二册。1747年,清高宗敕命梁诗正、蒋溥、汪由敦等主持选编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一百三十余家法帖书迹三百四十余件,由宋璋等人摹刻而成,为丛帖中之巨制。三希堂为清高宗室名,以其征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fda6?《伯远帖》三件稀世东晋墨迹,故名。

“三希堂法帖”百科

百度百科

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

  • 《三希堂法帖》是2009年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翰文。本书主要收集了自魏 、晋至明代末年共134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
  • “三希堂法帖”造句

    1.北海公园《龙腾盛世书新篇》主体花坛主题创意源于公园珍藏的《三希堂法帖》和《快雪堂法帖》精美石刻,展现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魅力。

    “三希堂法帖”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三sān ㄙㄢ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

    详情

    基本字义● 希xī ㄒㄧˉ 少:~少(shǎo )。~罕。~奇。~有。~世。 盼望:~望。~冀。~图(心里盘算达到某种目的)。?

    详情

    ● 堂 táng ㄊㄤˊ 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礼~。澡~。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房。~兄弟。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

    详情

    ● 法fǎ ㄈㄚˇ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

    详情

    ● 帖 tiè ㄊㄧㄝˋ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 ● 帖 tiě ㄊㄧㄝˇ 便条:字~儿。 邀请客人的纸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