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达子

拼音
sāo dá zǐ
注音
ㄙㄠ ㄉㄚˊ ㄗˇ

“骚达子”基本解释

解释见"骚达奴"。

“骚达子”百科

百度百科

骚达子

  • ㄙㄠㄉㄚˊㄗㄧˇ
  • 见“ 骚达奴 ”。旧时对蒙古族人和其他北方游牧民的蔑称。明周朝俊《红梅记·城破》:“赚得些钱儿,指望拿回养家,不想这骚达奴不先不后闯将来,围了禁城,使我上不上下不下。”亦作“骚达子”。《红楼梦》第四九回:“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
  • “骚达子”分词解释

    ● 骚 (騷) sāo ㄙㄠˉ 动乱,扰乱,不安定:~乱。~扰。~动。 忧愁:“离~者,犹离忧也。” 指中国屈原的《离骚》?

    详情

    基本字义● 达(達)dá ㄉㄚˊ通:四通八~。~德(通行天下的美德)。~人。~士(达人)。通晓:洞~。练~。遍,全面:~观(对不如意?

    详情

    ● 子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动物的卵: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