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矾

拼音
shān fán
注音
ㄕㄢ ㄈㄢˊ

“山矾”基本解释

解释 1.花名。常绿灌木。春开白花,芳香。 2.代指弟弟。 -----------------国语辞典山矾shān fánㄕㄢ ㄈㄢˊ

  1. 植物名。灰木科灰木属,常绿灌木。叶革质,平滑无毛,阔披针形,先端渐尖而成尾状,总状花序有毛,萼平滑无毛,白色花瓣,圆锥形果实,可供食用,子大可作染料。野生,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也称为「碇花」。

“山矾”百科

百度百科

山矾 (植物)

  • 山矾(学名:Symplocos sumuntia),为山矾科山矾属下的一个种。
  • 产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山林间。尼泊尔、不丹、印度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 根、叶、花均药用;叶可作媒染剂。
  • 其中常见的棱角山矾多用于园林绿化和荒漠化植被造林。
  • “山矾”造句

    1.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2.调查植物计58科100属140种。植物种类以樟科、壳斗科、未兰科、山茶科、杜英科和山矾科为主。网

    “山矾”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山shān ㄕㄢˉ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详情

    基本字义● 矾(礬)fán ㄈㄢˊ ◎ 含水复盐的一类,是某些金属硫酸盐的含水结晶。最常见的是“明矾”,亦称“白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