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浮图

拼音
qī jí fú tú
注音
ㄑㄧ ㄐㄧˊ ㄈㄨˊ ㄊㄨˊ

“七级浮图”基本解释

解释 1.亦作"七级浮屠"。 2.七层佛塔。浮图,梵文Buddhastūpa的音译。

“七级浮图”百科

百度百科

七级浮图

  • 七级浮图为大清光绪三十一年所制,尺幅为170:135,配色全采用纯天然矿物质原料,比例分明,人物形象生动,字体清晰可见,在我国古籍书画中尤为少见,属于珍品,一直以来被江西吉安私人买家所持有。
  • “七级浮图”分词解释

    ● 七qī ㄑㄧ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旧时人死?

    详情

    基本字义● 级(級)jí ㄐㄧˊ层次:石~。拾~而上。等次:~别。~差(chā)。学校里学生所在学年的分段:年~。~任。古代指战时或用刑斩下的人头?

    详情

    基本字义● 浮fú ㄈㄨˊ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表面的:~皮儿。~土。~雕。?

    详情

    ● 图 (圖) tú ㄊㄨˊ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案。~谱。~鉴。 指地图:《亚洲略~》。~穷匕见。 画:画影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