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饲虎

拼音
shè shēn sì hǔ
注音
ㄕㄜˋ ㄕㄣ ㄙˋ ㄏㄨˇ

“舍身饲虎”基本解释

解释

  • 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过去世曾经是国王摩诃罗陀的幼子摩诃萨埵,在竹林中看见七只小虎围着一只饥渴羸弱的母虎。王子遂生大悲心,舍身以饲饿虎。见《金光明经?舍身品》、《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施虎》。
  • “舍身饲虎”百科

    百度百科

    舍身饲虎

  •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赡部洲有—个大国,叫摩诃罗檀囊,统率着五千多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摩诃富那宁、摩诃提婆和摩诃萨青。三个王子里,小王子摩诃萨青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肠。
  • “舍身饲虎”分词解释

    ● 舍 (捨) shě ㄕㄜˇ 放弃,不要了:~己为人。~近求远。四~五入。 施舍:~粥。~药。 ● 舍 shè ㄕㄜˋ

    详情

    基本字义 ● 身 shēn ㄕㄣˉ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详情

    基本字义● 饲(飼)sì ㄙˋ 喂养:~鸟。~育。~料。~草。~养。 喂家畜、家禽的食物:打草储~。

    详情

    基本字义 ● 虎 hǔ ㄏㄨˇ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