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

拼音
shī huà
注音
ㄕ ㄏㄨㄚˋ

“诗话”基本解释

解释

诗话 shīhuà

(1) [notes on poets and poetry]∶评论诗人和诗篇的著作

《随园诗话》

(2) [notes on classical poetry]∶旧时有诗有话的小说,可以说唱

《唐三藏取经诗话》

-----------------国语辞典诗话shī huàㄕ ㄏㄨㄚˋ
  1. 以随笔体裁评论诗句,或辨析诗法,或记载诗人事迹的书。如《沧浪诗话》。

  2. 宋人所撰有韵文及散文的小说。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诗话”百科

百度百科

诗话

  • 诗话,不是诗歌创作,而是指评论诗歌、诗派、诗人创作得失和记载诗家故事的著作和说唱文学的一种,属于“词话”系统,其体制有诗也有散文。诗即通俗的诗赞。
  • “诗话”造句

    1.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即略论理性在宋诗话中的兴起和发展。

    2.日本诗话在中国以外的诗话家族中堪称大宗,是诗学领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索。

    3.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出自:明·谢榛《四溟诗话》刚正耿直的品质不为邪恶威武所屈折。谢榛

    4.本书征引或评述了宋以来的诗话近130种,中国诗话史上的重要著作几乎都被涉及。

    5.文学阐释学则反对“文以载道”、主张“吟咏性情”的俗文学,即在诗话词话曲话和小说评点中表现出来的审美理论。

    6.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铗与谁论。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孔尚任

    7.因此,以中国诗话词话的观念为主线,以西方诗学为参照,可以论证中国诗学的基本特性。

    8.诗话的研究,有利于探讨茶陵派的理论基石,特别是茶陵派“格调”说的形成对整个明代诗话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9.中唐诗文大家韩愈,在宋代诗话批评中受到广泛的关注,人们结合历史时期诗学趣尚对其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论评。

    10.朝鲜诗话中的接受者既是写作对象和读者,又具有中朝文化双重的文化背景。

    11.绞尽脑汁,也只记得袁枚在《随园诗话》里用的小印:“钱塘苏小是乡亲”。

    12.我记得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有句话,叫“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13.清人赵翼称他“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并说“论者推为开国诗人第一”。

    14.其中“领悟式”的批评方法,对于后世诗话具有垂范作用。

    15.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中国文学理论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诗话”这种类似语录体的诗评形式就是直接习自禅家的一个成果。

    16.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如今七事皆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琴棋诗酒花,开门见见人人夸,而今有酒独自饮,奈何无人对诗话。琼瑶

    17.据记载,他还著有《弁言实业杂记》《寡过堂日记》《惜阴轩诗话》等,可惜今天遗失了。

    18.诗话角度切入,研究晚明时期的竟陵派是很有必要的。

    19.《木兰辞》《出师表》《岳阳楼记》及《南濠诗话》《归去来兮辞》等经典诗文,他都能背诵,终生不忘。

    20.宋代以后,有不少诗话家不主张诗中发议论,认为诗以不犯本位为高,议论便落言筌,不是诗的本色。

    21.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楼”。

    22.我说你取经还满三涂业,摆尾摇头直上天!又是一首好诗!话糙理不糙,真正体现了八戒同学的猪生智慧。

    23.此书付梓后,一直传世不衰,不仅被《昭代丛书》、《丛书集成》、《屏庐丛刻》等丛书收入,也被丁福保所辑《清诗话》收入。

    24.第五章:清人诗话对元好问诗歌的评价。

    “诗话”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诗(詩)shī ㄕˉ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

    详情

    基本字义● 话(話)huà ㄏㄨㄚˋ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说~。会~。对~。情~。~题。说,谈论:~别。~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