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常住

拼音
shí fāng cháng zhù
注音
ㄕˊ ㄈㄤ ㄔㄤˊ ㄓㄨˋ

“十方常住”基本解释

1.佛教语。四种常住之一。谓接待往来僧人的寺院。亦称庙产等物品。见《行事钞》卷中之一。

“十方常住”百科

百度百科

十方常住

  • 十方常住是一种佛教语。
  • “十方常住”造句

    1.或曰古佛现化,或曰十方常住,来往如云,萍水偶逢,已飞锡他往云。

    “十方常住”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十shí ㄕˊ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表示多、久:~室九空。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详情

    基本字义● 方fāng ㄈㄤˉ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

    详情

    ● 常cháng ㄔㄤˊ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

    详情

    ● 住 zhù ㄓㄨˋ 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居~。~宿。~房。~户。 停,止,歇下:~手。雨~了。 动词的补语(?表示稳当或牢?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