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书

拼音
shài shū
注音
ㄕㄞˋ ㄕㄨ

“晒书”基本解释

解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日:'我晒书。'"盖自谓满腹诗书。后为仰卧曝日之典。 -----------------国语辞典晒书shài shūㄕㄞˋ ㄕㄨ

  1. 将书籍曝晒于日光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唐.杜牧〈西山草堂〉诗:「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

“晒书”百科

百度百科

晒书

  • 晒书源于中国代际传承的生活习俗,特有的读书文化。晒书在古代也称为“晒肚皮”,成为文人墨客显露才学、展示品趣的一种特别方式。
  • “晒书”造句

    1.我又画了四格连环画《郝隆晒书》投稿,又见报了。

    2.总之,七夕人们与亲人团聚,曝衣晒书,以瓜果祭牛郎、织女,拜巧神,穿针乞巧,种巧芽,祈求爱情,这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晒书”分词解释

    ● 晒(曬)shài ㄕㄞˋ 把东西放在太阳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图。冲~。晾~。 〈方〉置之不理,慢待:我让他~在那儿。

    详情

    ● 书 (書) shū ㄕㄨˉ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