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鲫

拼音
shí jì
注音
ㄕˊ ㄐㄧˋ

“石鲫”基本解释

解释鲫鱼的一种。

“石鲫”百科

百度百科

石鲫

  • 石鲫,中药名。为鲤科动物华鳈SarcocheilichthyssinensisBleeker的肉。分布于长江和黑龙江的干支流,以及各附属的湖泊和河流。具有健脾胃,利小便,解热毒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后饱胀,水肿胀满,黄疸,痈疮肿毒。
  • “石鲫”造句

    1.此外,蜡烛石、鲫鱼背、仙桃石、采莲船、天桥、童子拜观音等等,均趣味盎然,举不胜举。

    “石鲫”分词解释

    ● 石shí ㄕˊ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详情

    ● 鲫 (鯽) jì ㄐㄧˋ 〔~鱼〕体侧扁,头小,背脊隆起,生活在淡水中,是重要的食用鱼类。 英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