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衡

拼音
shuǐ héng
注音
ㄕㄨㄟˇ ㄏㄥˊ

“水衡”基本解释

1.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汉武帝元鼎二年所置,至隋始废。掌皇家上林苑,兼管税收﹑铸钱。
2.泛指管理水利之官。
3.水衡钱的简称。
4.方言。指古代关津置于水中的衡木。
5.井星的别名。

“水衡”百科

百度百科

水衡

  • 水衡,汉语词汇。
  • 拼音:shuǐ héng,
  • 释义:1、古官名。2、.泛指管理水利之官。3、水衡钱的简称。4、.方言。指古代关津置于水中的衡木。5、井星的别名。
  • “水衡”造句

    1.这个水衡都尉江充,他严厉打压权贵,又阻挡大长公主刘嫖进宫,还又弹劾卫太子派进宫问候武帝的人违规走驰道。

    “水衡”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水shuǐ ㄕㄨㄟˇ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河流:汉~。湘~。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

    详情

    基本字义 ● 衡 héng ㄏㄥˊ 秤杆,泛指秤:~器。~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鉴(衡镜)。 称量:~钧(借指执掌国政之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