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
“食货”基本解释
解释 1.古代用以称国家财政经济。语出《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孙星衍疏:"《汉书.食货志》云:'《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 2.食和货。粮食等食物和钱财﹑货物。 -----------------国语辞典 食,与农事饮食相关等事。货,钱财布帛衣服等物。食货泛指财政经济等事。《汉书.卷一○○.叙传下》:「厥初生民,食货惟先。」
“食货”百科
百度百科
食货
1.内容包括星野志、地舆志、秩官表、食货志、典礼志等。
2.又古者货贝宝龟,食货志有十朋五贝,皆用为货,其各有多少,元龟直十贝,故直二千一百六十,已下各有差也。
3.《新唐书食货志五》云:“武德元年,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
4.读每个朝代正史的“食货志”,几乎都能读到“人相食”的情节。
5.《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载李悝对一个五口之家的中等农户支出的分析,说: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
6.内蒙古的大青盐,北路的牙红碱、胡麻油,盂县的粮食、货物都集散在宗艾。
7.此后的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人相食”事件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但不再出现在“食货志”中,而是出现在零零星星的野史记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