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缊

拼音
shù yùn
注音
ㄕㄨˋ ㄩㄣˋ

“束缊”基本解释

解释

  • 亦作“束蕰”。
  • 捆扎乱麻为火把。
  • 见“束缊请火 ”。
  • “束缊”百科

    百度百科

    束缊

  • shù yùn ㄕㄨˋ ㄧㄨㄣˋ
  • 束缊
  • 亦作“束薀”。 1.捆扎乱麻为火把。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王师五千列阵而出,于时束蕴居后,约战酣而燎。” 宋 刘克庄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词:“束緼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 “束缊”造句

    1.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刘克庄

    “束缊”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束shù ㄕㄨˋ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

    详情

    基本字义● 缊(緼)yùn ㄩㄣˋ乱麻;旧絮。乱。古通“蕴”。其它字义● 缊(緼)yūn ㄩㄣˉ〔絪~〕古同“氤氲”。(緼)其它字义?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