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班

拼音
shí zì bān
注音
ㄕˊ ㄗˋ ㄅㄢ

“识字班”基本解释

解释群众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以识字为主﹐并学习时事政治。

“识字班”百科

百度百科

识字班

  • 群众教育的一种组织。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普遍设立,以识字为主,并学习时事政治,对扫除文盲起了很大的作用·解放后有很大发展。后来很多改为业余学校。
  • 现“识字班”多指其派生意义,即对未婚少女的称呼。
  • “识字班”造句

    1.据成员王欢介绍他们有两大职责,农业生产问题和妇女自身发展问题,分别包括;不定期地给大家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学员田间实验布置和识字班等。

    2.最初,徐明清分配江青在店员识字班当教员,教唱歌,辅导店员识字、读书。

    3.她所在的识字班有将近20个老人,但考虑到于老太太的身体,老师总是“送教上门”。

    4.上小学前的这个暑假,晴晴没有像小区其他小朋友一样去上识字班或数学班,而是开心地玩了一个夏天,玩得整个人都晒黑了。

    5.上级党组织在当地成立了妇女党支部,魏文英任支部书记,她积极组织社会服务团,办妇女识字班,发展预备党员。

    6.这个识字班的学生,应该就是后来满清的开国将相,“深目巨鼻”多半是指他们作为异族人的形象。

    7.1941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烟庄村副村长和识字班班长。

    8.虽然在一个村生活,但他们相互接触只是在识字班

    9.去年开始,她参加社区识字班,如今她已经可以顺利写下日常用字,进步明显。

    10.爷爷在旧社会因为家穷上不起学,不识一丁,是个睁眼瞎;解放后参加了识字班,学会了,如今还经常看书读报呢。

    11.潘椿说,当时他除了担任小学教员,还同时担任女子识字班和男子夜校的老师,这两个群体也是他宣传的“重点对象”。

    12.新中国与旧中国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很多工农子弟都可以上学,在旧社会很多没上过学的人现在也可以上“识字班”,因此也就有了“识字证书”。

    13.看看的同龄孩子都在干什么吧,识字班、演讲班,哪个班不参加报名;上个幼儿园,没有背个几十首诗,那就不能叫上学。

    14.从农村到城市都举办了各种识字班、民众夜校、职工业余学校,成千上万的妇女参加了扫盲学习。

    15.您妈妈去刘家村,是不是去上识字班,是不是大齐给您妈妈讲课了?答:讲一讲工作吧,讲土地改革吧,讲开荒、种菜吧,我妈那时是妇女主任。

    16.她开始带领30多名“识字班”妇女一边学习,一边为部队辗米、磨面、烙煎饼、做军鞋,默默地支援着前方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

    17.因为识字,石涛担任了村里的青救会会长,妻子李明也积极投入革命,当上了村里的妇救会会长兼识字班班长。

    18.父亲那时是本村农民识字班文化教员,村里唯一的一份。

    19.解放初期,农村组织部分文盲妇女组成“识字班”。

    20.担任敌后方“识字班”老师。

    21.1943年在西高都村参加组织妇女识字班,17岁时嫁到野店镇烟庄村。

    “识字班”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识(識)shí ㄕˊ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所知道的道理:知~。常~。辨别是非的能力:见

    详情

    基本字义● 字zì ㄗˋ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 文字的不同形式

    详情

    基本字义● 班bān ㄅㄢˉ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按部就~。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级。~长。~主任。领~。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