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耨

拼音
shuǐ nòu
注音
ㄕㄨㄟˇ ㄋㄡˋ

“水耨”基本解释

1.灌水除草。古代的一种耕作法。

“水耨”百科

百度百科

水耨

  • 水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uǐ nòu,释义是灌水除草。
  • “水耨”造句

    1.当时,“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2.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

    3.甘宁立刻快步向后堂走去,此时在后堂上,贾诩正和徐庶商议民团的制度安排,荆州历史上因为长期地广人稀,一直采用火耕水耨的落后种植方式,亩产极低。

    4.在二十世纪的今天,这里竟还是火耕水耨,穴居野处,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5.早期水稻的种植主要是“火耕水耨”。

    6.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鱼稻富饶,不忧饥馁,信鬼神,喜淫祀。

    “水耨”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水shuǐ ㄕㄨㄟˇ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河流:汉~。湘~。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

    详情

    基本字?濉? 耨nòu ㄋㄡˋ 古代锄草的农具。 锄草:深耕易~。 英语 hoe, rake; weed德语 Hur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