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药

拼音
shǔ yào
注音
ㄕㄨˇ ㄧㄠˋ

“薯药”基本解释

解释即薯蓣。

“薯药”百科

百度百科

薯药

  • 薯药即薯蓣。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畏薯药》:“ 李辅国 大畏薯药,或人因以示之,必眼中火出,毛发皆沥血,因致大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薯蓣》﹝释名﹞引 寇宗奭 曰:“薯蓣因 唐代宗 名 预 ( 豫 ),避讳改为薯药;又因 宋英宗 讳 署 ( 曙 ),改为山药。
  • “薯药”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薯 shǔ ㄕㄨˇ 〔~莨〕 ?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有缠绕茎,地下块茎,可用来染棉、麻织品; ? 这种植物的果实。 〔~蓣〕多年生?

    详情

    ● 药 (藥) yào ㄧㄠˋ 可以治病的东西:~材。~物。补~。毒~。草~。中~。西~。~剂。~膳。~到病除。?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