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三阙

拼音
sōng shān sān quē
注音
ㄙㄨㄥ ㄕㄢ ㄙㄢ ㄑㄩㄝ

“嵩山三阙”基本解释

解释指嵩山的太室﹑少室﹑开母三石阙汉代铭文。 -----------------国语辞典嵩山三阙sōng shān sān quèㄙㄨㄥ ㄕㄢ ㄙㄢ ㄑㄩㄝˋ

  1. 嵩山中太室、少室、开母三山的石阙铭文。

“嵩山三阙”百科

百度百科

嵩山三阙

  • “嵩山三阙”是太室石阙、少室石阙、开母庙石阙三阙的合称,位于河南嵩山地区,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
  • “嵩山三阙”分词解释

    ● 嵩 sōng ㄙㄨㄥˉ 〔~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高:~峦(高耸的峰峦)。~呼(亦称“山呼”)。

    详情

    基本字义● 山shān ㄕㄢˉ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详情

    基本字义● 三sān ㄙㄢ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

    详情

    基本字义● 阙(闕)quē ㄑㄩㄝ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疑。过错:~失。姓。其它字义● 阙(闕)qu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