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隶

拼音
pèi lì
注音
ㄆㄟˋ ㄌㄧˋ

“配隶”基本解释

解释 1.犹隶属。 2.将流放犯人发配至某地服役。 -----------------国语辞典配隶pèi lìㄆㄟˋ ㄌㄧˋ

  1. 分属。《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是以李势初平,割此三郡配隶益州,将欲重复上流为习坎之防。」

“配隶”百科

百度百科

配隶

  • 配隶是中国宋代刑罚。指被判处流配的犯人被送往西北边塞服军役。后因犯人常逃亡,或勾结外族入侵,改配南方海岛与边远等地。配隶属律外刑罚,但敕令极多,配隶的轻重等级、役种、役期、移送与放还等都有规定。
  • “配隶”分词解释

    ● 配 pèi ㄆㄟˋ 两性结合:~偶。~种(zhǒng)。 相互分工合作:~合。~器。 用适当的标准加以调和:~料。~制?

    详情

    ● 隶(隸)lì ㄌㄧˋ 附属,属于:~属。配~(从属)。直~中央。 封建时代的衙役:~卒。皂~。徒~。 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