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宁

拼音
tài níng
注音
ㄊㄞˋ ㄋㄧㄥˊ

“太宁”基本解释

解释 1.太平﹐安定。 2.指极其宁静的境界。 -----------------国语辞典太宁tài níngㄊㄞˋ ㄋㄧㄥˊ

  1. 天下太平。唐.白居易《策林一.二策项》:「养老敬长之教洽,则皇化可升于太宁。」

  2. 极宁静的境界。唐.吴筠《高士咏.广成子》:「三光入无穷,寂默返太宁。」

  3. 晋朝明帝的年号(西元323~325)?。

  4. 北齐武成帝的年号(西元561~562)?。

“太宁”百科

百度百科

太宁 (后赵武帝石虎年号)

  • 太宁(或作泰宁;349年)是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后赵武帝石虎的第二个年号,共计1年。
  • 四月石世即位沿用;五月石遵即位沿用,十一月石鉴即位沿用。350年改元青龙元年。
  • “太宁”造句

    1.自此太宁一改往日的平静,商贾富豪,南来北往的,不过几年便成了繁华的都市。

    2.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太宁;临床研究。

    3.目的研究太宁栓治疗急性肛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太宁”分词解释

    ● 太 tài ㄊㄞˋ 过于:~长。 极端,最:~甚。~平。 高,大:~空。~学。 很:不~好。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

    详情

    基本字义 ● 宁 (寧) níng ㄋㄧㄥˊ 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 旧时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