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

拼音
táng sēng qǔ jīng
注音
ㄊㄤˊ ㄙㄥ ㄑㄩˇ ㄐㄧㄥ

“唐僧取经”基本解释

解释唐代高僧玄奘赴天竺(印度)求经,历时十七年,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宋元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曾演义其事。自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行世,"唐僧取经"遂成为中国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

“唐僧取经”百科

百度百科

唐僧取经

  • 《唐僧取经》讲述:唐僧,唐朝的玄奘法师。他是1300年前我国伟大的旅行家、思想家、翻译家。为了深入研究佛学,他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取经,一路上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才到达佛教发源地印度。玄奘在印度游历、研究和讲学整整13年。回国后,在长安进行佛经翻译。他总共翻译了75部经典,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 西夏时期的敦煌壁画出现中国最早的玄奘取经图。
  • “唐僧取经”造句

    1.那益元子哪里肯依,又苦留了两日,唐僧取经心重,不肯淹留,无已遂行。

    2.成功之路如唐僧取经,不经历些磨难,就取不来真经!人生经历些风雨才会成熟饱满,眼前的困难就当是取经路上的考验吧!只要自己努力如一,恒心如一,热情如一,就一定会取得人生的真。

    3.唐僧取经回来,媒体纷纷来采访,问他:在众多美女面前,你是如何做到沉着冷静的?唐僧无奈地笑道:没办法呀,面对全国几十亿观众,我有心也没胆呀!

    4.大暑到,送祝福。天气热,莫烦恼。大暑苦不苦,想想唐僧取经路;大暑烦不烦,想想阿Q也知足。大暑热不热,想想西方火焰山;大暑累不累,想想邻家小妹妹。

    “唐僧取经”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唐táng ㄊㄤˊ夸大,虚夸:荒~。~大无验。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朝代名:~代。~诗。?

    详情

    基本字义● 僧sēng ㄙㄥˉ ◎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侣。~尼。~人。~众。~俗。高~。

    详情

    基本字义● 取qǔ ㄑㄩˇ拿:索~。~书。~款。窃~。选择:选~。~材。~景。~道。~样。采用:采~。听~。吸~。可~。~精用?

    详情

    ● 经 (經) jīng ㄐㄧㄥˉ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整理过的蚕丝;?喻政治?

    详情